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(复述:教孩子讲故事的诀窍 很管用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5 09:54:10    


教会孩子讲故事太重要了。

孩子会讲故事和写作文、提高沟通能力有内在的关系。讲故事对孩子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明显的。

家长和教师们懂得,讲故事对培养孩子成才的作用和好处后,便会下力培养孩子对讲故事的兴趣和能力,便会创造性地运用讲故事的方法

诀窍之一就是“复述故事”

培养孩子讲故事,可以从“复述故事”学起,就象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从“听写”学起一样。“听写”是老师或家长朗读一段文章,让孩子用笔写下来,这是大多数小学生都经历过的学习阶段。“复述故事”和“听写”有些相象,但又有些不同,“听写”用笔,“复述故事”用嘴,并且比“听写”可以多一些创造性,也需要多一些创造性。

复述故事可以从低到高采用多种方法。第一种方法:是“听故事复述”,也就是老师或家长先讲一个故事,孩子们听了以后,再用孩子自己的话把这一故事讲出来。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连贯地讲话,同时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、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组织能力、对语言的使用能力。

听故事复述,其关键在于首先要记住故事的内容。怎样オ能记住故事的内容呢?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个诀窍。因为,故事的艺术特色,最重要的是它的情节性。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(包括情节的开头;发展、高潮和结局),也就抓住了记故事内容的关键,也就为复述故事打下了基础。

复述故事最容易犯的毛病,是象背书一样故事,或背得疙里疙瘩,或背得呆呆板板。如果不采用背书的办法来背故事,而采用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,用孩子自己的话来讲,允许孩子们增一点,减一点,稍为改动一点,那就会讲得生动活拨了。若要求孩子背故事。孩子认为增加他的课外负担,是件苦差事,就难以产生兴趣;让孩子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,用他自己的话,有灵活性地讲,便是件乐事,较易于诱发他发生兴趣,坚持下去,便会越讲越有劲头。

在多次复述讲故事后,从中 能领会到以下的道理:

(1)情节在故事的口头流传中起着主导的作用;(2)人所能记忆的主要是故事的情节,听众所感兴趣的也主要是故事的情节;(3)每一次讲述时,语言可以也必然有些变化,但主要的情节总是贯穿在故事之中的;(4)在引导孩子们复述故事时,不要离开故事的主要情节;(5)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,来复述故事中的主要情节;(6)允许孩子稍稍变动。

这就是听故事复述的主要之点。

第二种复述故事的方法:是看故事材料复述。也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找故事书、故事报、故事刊物,如《故事大王》、《故事会》、《民间文学》来看,选其中的故事来讲。(可以先由成年人代选材料,发展到孩子们自己主动找材料。)

如果我们仔细调查研究一下孩子们课外活动的天地,便可以发现,有些孩子常常为伙伴们讲故事,他们往往是读课外“杂书”较多的人,他们的“作文”也往往思想开阔,内容充实,语言生动。他们在小伙伴中享有自然而然的威信。

看故事材料复述和听故事复述相比较,同样要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,同样要用孩子自己的语言,同样允许稍稍有所变动。但也有不同之处,一是听故事靠“听”来记住的故事内容,记得粗得一些,记得快也忘得快;而看故事材料“看”来记住故事的内容,可以反复看几遍,重点地方可以看得慢些、记得细些,记得慢些,但也就记得牢固一些。听故事而讲,是从口语到口,看故事材料而讲,是从书面语言到口讲,多一层翻译(把文学译成口语)的功夫。

在看故事材料讲故事中,要防止一些容易犯的毛病一要防止背故事,要做到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而用自己的话讲中来,这种锻炼,要多开动一番脑筋,记得牢,也培养出看式能抓住要点的本领(这种本领,对人的一生,都是受用无密的)。二要防止记错时间、地点,因为时间、地点讲错了,故事情节会受影响。三要防止不经考虑就讲,看书以后,要在脑中默想一下,先讲什么,后讲什么,哪些地方要着重讲,进细一些,哪些地方讲粗一些,一带而过。哪些地方是古代的和外地的,要穿插一些解释性的知识,哪些地方是外地的说法,可以改变成本地的讲法来讲。如全世界普遍流传的“狼外婆”型故事,在有老虎的地方讲成“老虎外婆”,有狼的地方讲成“狼外婆”;在有熊的地方讲成“人熊婆”,而有的地方讲成传说中的“野人婆婆”,或传说中的“鸭变婆”、“鸭变奶”………

第三种复述故事的方法:是看图画而复述。有几年高考,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是看图写作文。这是考高中毕业生的。而看图讲故事,是培养幼儿园和小学里的小朋友的。

看图讲故事,一要细看,不要粗心大意。二要多想,把单幅;画的人物神态、动作中体会人物在做什么?想些什么?可能说些什么话?这个人与那个人之间发生着什么事件?存在着什么关系?……等等,想过细一些。对多幅画(连环画)更要琢磨故事情节的先后发展变化。三是讲。把看图所琢磨出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。


相关文章

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金太阳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18